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上海苹果价格急转直下 晚出货者亏损巨大(2)

  晚出货者亏损巨大

  王金林就没有刁美华的神机妙算。

  眼下,王金林尚有三成库存未销,尽管这几天他忙着抛货,但随着9月新鲜大量上市在即,市场对“冻苹果”的态度已越来越冷淡。

  去年,王金林在山东栖霞市收进2000吨苹果,其中80果(直径80毫米的苹果)的收购价为3.2元/斤,85果为3.6元/斤。与刁美华不同,王金林一直挨到过年才开卖自己的库存,当时每斤约能赚四五毛。但此后的几个月,王金林决定改变策略,以帮销代卖其他人的苹果为主,自己的库存则一直不怎么动,原因只有一个,赌一把价格还能往上涨。

  直到“五一”前,他自己的冷库才出了一半货,不料假期一过,市场突然放量,价格犹如刹车失灵,下跌势头止都止不住。这几天,王金林卖出了3元/斤的割肉价,刨除成本,平均每斤要亏1.5元,如果算上前期赚的利润,估计去年至今,山东苹果让他损失了100万元。好在垫底者不少,他说:“周围比我库存大、晚出货的人多了去了。”包括黑龙江某上市公司,也因去年囤苹果造成如今滞销,前几天发货给王金林,拜托王代卖。好在王金林客户众多,在给自己的库存找销路的同时,也靠代卖赚点利润,好拉回些损失。

  嘎拉果上市受影响

  王金林分析,去年之所以有那么多资金涌入,主要是因为此前,做苹果生意的已经连赚了三年。“2007—2009年这三年,苹果从收购到批发环节能有30%左右的利润,相对于其他水果,这个利润相当可观了。”再加上苹果“季产年销”易储存的特点,去年秋季,从炒房中撤出的不少资金流入苹果,与此同时,炒大蒜的游资在第一手赚进后也转向苹果,此外,进入苹果行业的还有部分国有上市公司的身影。

  而造成“苹什么”泡沫破裂的原因,归根结底还是需求。据介绍,以烟台苹果为代表的山东水果,近年来产量稳定。往年,烟台水果内外销各占一半。但这两年来,受人民币升值影响,苹果出口占比降到了30%—40%。因此,在市场总体需求恒定的情况下,国内市场的供应量就相应增加了,前期捂得越紧,后期出得越多,价格自然跌得更厉害。这几天,山东产地的果农不顾市场接受能力盲目出货,当地冷库苹果出库价已跌至2.2元/斤。

  去年至今,“苹什么”将不想炒作者拖下了水,让想借机赚一把的人吃了亏,还把更多根本不对接市场而是盲目囤积的人赔得一病不起,其余威还将对后市产生影响。上农批果品部副经理余波介绍,7月15日,本该是陕西嘎拉果上市的日子,但正因为许多经销商被苹果伤得不轻,导致他们不敢去产地收购。“现在已经是7月下旬,但我们市场内还未见嘎拉果的影子。”余波说,嘎拉果属早熟苹果,个头比红富士小,颇受老百姓的欢迎。“经销商不去收果,但市场需求摆在那儿,预计接下来嘎拉果价格又要被拉高了。”(记者李晔)

  仿佛是拦腰一斩,近期,苹果价格急转直下。记者日前从沪上最大的水果集散地上海中心批发市场了解到,经营户开出的3元/斤的批发价,已跌进去年秋季的收购价,即便如此低廉,还得靠“卖面子”才有销路。“苹什么”泡沫终于破裂,但它对市场的影响一时还散不去。

  炒家左右了苹果市场

  刁美华是上农批水果经销 “大佬”,年销量6000吨,她亲眼见证了不到一年时间内苹果从“高贵”到乏人问津的全过程,而她无奈也被炒作者拉下了水。

  据她介绍,苹果具有易储存的特性,我国新疆、山东、陕西三大苹果主产区中,尤以山东苹果可储存时间最长,一般每年10月收果,可销到来年9月。正因为此,山东苹果成了“苹什么”的主角。

  去年10月,刁美华按惯例回烟台收果,但立马感觉不对劲。一来,当地收购价跑上来就是2.8元/斤,而前年只有2.2元;二来,在她常年收果的小村庄,收购商突然从过去的2家猛增至10多家;再者,果农的态度也变了,要求收购商不准赊账,现款现货。“当时整个氛围就是都怕收不到果,人人都必须遵循‘价高者得’,一星期后,价格已涨到3.2元/斤。”

  刁美华跟那帮炒作者不同,她在上海有联华、家乐福等常年合作的客户,必须大量、稳定地供货。没法子,她只能扛着比往年多出50%的资金压力,收了2500吨苹果。与此同时,周围的疯狂愈演愈烈银行拼命放款,更有一些冷库的所有者,以冷库为抵押获得贷款,随即转手将钱借给收果商,但条件之一是收果商必须将苹果存到他的冷库里。当地果农也愈加惜售,索性自建简易冷库,在当地,各乡、镇、村的冷库遍地开花,小则三五千吨,大则一两万吨,几乎家家满仓。

  如此一来,苹果前期供应锐减,刁美华叫苦不迭。由于被沪上大卖场催货,她收果后翌日就卖了几千斤,当时算上人工、包装、运输费,到上海每斤要加上1.2元的成本,再添上刁美华和大卖场的赚头,苹果到了消费者手里,每斤要卖7元左右。此后,刁美华实在不舍得卖自家库里的苹果,便以更高价向囤积者买来苹果,再卖给上海客户,由此苹果零售价一路走高,一度蹿至每斤9元。

  直到春节之后,“苹什么”的高价仍旧岿然不动,但刁美华明显感到卖不动了。“往年3月,一天卖两三车的苹果不是难事,但今年3月,一车居然要卖两天,这说明苹果的日益奢侈使市场的接纳能力接近极限。”她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是,由于条件简陋,烟台当地果农的“土冷库”估计至多只能存8个月,也就是说在今年“五一”前,大量“土冷库”苹果将集中出库。基于此,3月开始,刁美华拼命出货,一个月内库存全部售罄。“当时是4.5元的批发价,其实每斤只赚个一两毛,但跑掉就是胜利!”

  晚出货者亏损巨大

  王金林就没有刁美华的神机妙算。

  眼下,王金林尚有三成库存未销,尽管这几天他忙着抛货,但随着9月新鲜苹果大量上市在即,市场对“冻苹果”的态度已越来越冷淡。

  去年,王金林在山东栖霞市收进2000吨苹果,其中80果(直径80毫米的苹果)的收购价为3.2元/斤,85果为3.6元/斤。与刁美华不同,王金林一直挨到过年才开卖自己的库存,当时每斤约能赚四五毛。但此后的几个月,王金林决定改变策略,以帮销代卖其他人的苹果为主,自己的库存则一直不怎么动,原因只有一个,赌一把价格还能往上涨。

  直到“五一”前,他自己的冷库才出了一半货,不料假期一过,市场突然放量,价格犹如刹车失灵,下跌势头止都止不住。这几天,王金林卖出了3元/斤的割肉价,刨除成本,平均每斤要亏1.5元,如果算上前期赚的利润,估计去年至今,山东苹果让他损失了100万元。好在垫底者不少,他说:“周围比我库存大、晚出货的人多了去了。”包括黑龙江某上市公司,也因去年囤苹果造成如今滞销,前几天发货给王金林,拜托王代卖。好在王金林客户众多,在给自己的库存找销路的同时,也靠代卖赚点利润,好拉回些损失。

  嘎拉果上市受影响

  王金林分析,去年之所以有那么多资金涌入,主要是因为此前,做苹果生意的已经连赚了三年。“2007—2009年这三年,苹果从收购到批发环节能有30%左右的利润,相对于其他水果,这个利润相当可观了。”再加上苹果“季产年销”易储存的特点,去年秋季,从炒房中撤出的不少资金流入苹果,与此同时,炒大蒜的游资在第一手赚进后也转向苹果,此外,进入苹果行业的还有部分国有上市公司的身影。

  而造成“苹什么”泡沫破裂的原因,归根结底还是需求。据介绍,以烟台苹果为代表的山东水果,近年来产量稳定。往年,烟台水果内外销各占一半。但这两年来,受人民币升值影响,苹果出口占比降到了30%—40%。因此,在市场总体需求恒定的情况下,国内市场的供应量就相应增加了,前期捂得越紧,后期出得越多,价格自然跌得更厉害。这几天,山东产地的果农不顾市场接受能力盲目出货,当地冷库苹果出库价已跌至2.2元/斤。

  去年至今,“苹什么”将不想炒作者拖下了水,让想借机赚一把的人吃了亏,还把更多根本不对接市场而是盲目囤积的人赔得一病不起,其余威还将对后市产生影响。上农批果品部副经理余波介绍,7月15日,本该是陕西嘎拉果上市的日子,但正因为许多经销商被苹果伤得不轻,导致他们不敢去产地收购。“现在已经是7月下旬,但我们市场内还未见嘎拉果的影子。”余波说,嘎拉果属早熟苹果,个头比红富士小,颇受老百姓的欢迎。“经销商不去收果,但市场需求摆在那儿,预计接下来嘎拉果价格又要被拉高了。”(记者李晔)

  (解放日报 李晔)